-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幼兒屈光不正的早發現早治療至關重要,涉及定期視力檢查、觀察日常行為、注意用眼習慣、進行散瞳驗光、及時就醫診斷等方面。 1.定期視力檢查:建議從 3 歲開始,每半年或一年進行一次專業的視力檢查,包括視力測試、驗光等。 2.觀察日常行為:若幼兒經常瞇眼、歪頭看東西、頻繁眨眼、揉眼睛,可能提示屈光不正。 3.注意用眼習慣:控制幼兒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保證充足的戶外活動,閱讀和書寫時保持正確的姿勢和距離。 4.進行散瞳驗光:這能更準確地了解幼兒的屈光狀態,排除假性近視等情況。 5.及時就醫診斷:一旦發現異常,盡快帶幼兒到正規醫院的眼科就診,明確診斷。 總之,家長要重視幼兒的視力健康,通過多種方式早發現屈光不正,及時采取治療措施,幫助幼兒擁有良好的視力。
2024-10-15 13:2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向明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
三級甲等
小兒遺傳眼病專科
-
屈光不正是影響兒童視力發育的常見眼病,若不及時矯治,可能會引起屈光不正性弱視,從而影響兒童的正常生活和學習。近視、遠視、散光,在醫學上統稱為屈光不正。由于屈光不正,看到的物體無法在視網膜上清晰地成像。為了能更清楚地看到物體,病兒需要使用比別人更多的眼部調節,故眼睛容易出現疲勞,眼部也會比較容易發紅,出現干澀、異物感等不適癥狀。因此,病兒會有擠眉弄眼、揉眼、不斷眨眼等表現。家長往往會認為是眼部炎癥引起的,從而延誤治療屈光不正的時機。由于視力異常,視物不清,孩子會有不良的用眼習慣,如視物喜近、頭位異常(偏斜、低頭等)、瞇眼、眼球震顫等。 如何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呢?家長可參考一下幾點: 1)幼兒的遠視眼與發育過程的視覺刺激強度有關。因為幼兒不能準確表達自己的不適,家長要注意細致觀察幼兒用眼的習慣和動作,(如瞇眼、看電視距離近或側頭視物等等)發現異常及時就診,促進幼兒視力提高,減少弱視的發生。 2)已發生弱視者,應及早治療。弱視治療的年齡越小,效果越好。研究表明:2歲以內為關鍵期,8歲以前為敏感期,超過14歲后治療效果可疑,成年后弱視治療幾乎無效。弱視治療具有時間長、療效產生慢的特點。兒童的堅持、家長的耐心監督和定期復查,都對療效產生良好影響。 3)改善環境照明和注意用眼衛生,可以減低單純性近視發生的可能性。例如: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注意休息,定期眺望遠處以放松眼部的調節;改善學習時的照明強度等。 4)對于眼調節過度出現的暫時性近視現象,即所謂的“假性近視”,可以使用短效的睫狀肌解痙劑,于每晚睡前半小時使用,緩解過度的眼調節,也可以使用視力保健儀,以期達到消除眼疲勞的作用。
2024-10-15 23:51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