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脛腓骨骨干骨折后的康復方法包括物理治療、運動康復、藥物輔助、飲食調整、定期復查等。 1.物理治療:通過熱敷、冷敷、超聲波等物理手段,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減輕腫脹和疼痛。 2.運動康復:在骨折愈合的不同階段,進行相應的關節活動度訓練、肌肉力量訓練等。早期可進行肌肉等長收縮,后期逐漸增加關節活動范圍和負重訓練。 3.藥物輔助:服用鈣劑如碳酸鈣、維生素 D 制劑如骨化三醇,以及活血化瘀的藥物如云南白藥膠囊等,促進骨折愈合。 4.飲食調整:多攝入富含蛋白質、鈣、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食物,如牛奶、雞蛋、魚肉、新鮮蔬果等。 5.定期復查:按照醫生建議定期復查 X 線,了解骨折愈合情況,以便及時調整康復方案。 脛腓骨骨干骨折的康復需要患者耐心配合,遵循醫生的指導,逐步恢復肢體功能。
2024-10-14 11:5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卓銘 主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康復科
-
脛腓骨骨折的治療目的是恢復小腿的承重功能。因此骨折端的成角畸形與旋轉移位應該予以完全糾正,以免影響膝踝關節的負重功能和發生關節勞損。除兒童病例外,雖可不強調恢復患肢與對側等長,但成年病例仍應注意使患肢縮短不多于1cm,畸形弧度不超過10°,兩骨折端對位至少應在2/3以上。 治療方法應根據骨折類型和軟組織損傷程度選擇外固定或開放復位內固定。 (1)手法復位外固定:適用于穩定性骨折,或不穩性骨折牽引3周左右,待有纖維愈合后,再用石膏進行外固定。 (2)開放復位內固定:脛腓骨骨折一般骨性愈合期較長,長時間的石膏外固定對膝踝關節的功能必然造成影響。另外,由于肌肉萎縮和患肢負重等因素,固定期可能發生骨折移位。因此,對不穩定性骨折采用開放復位內固定者日漸增多,并可根據不同類型的骨折采用不同的方式和內固定方法。①螺絲釘內固定:斜行或螺旋形骨折;②鋼板螺絲釘固定:斜行、橫斷或粉碎性骨折;③髓內釘固定;④外固定架:有皮膚嚴重損傷的脛腓骨骨折; (3)開放性脛腓骨骨折:小腿開放性骨折的軟組織傷輕重不等,可發生大面積皮膚剝脫傷,組織缺損肌肉絞軋挫滅傷,粉碎性骨折和嚴重污染等。早期處理時創口開放或是閉合,采用什么固定方法均必須根據不同傷因和損傷程度做出正確的判斷。小腿的特點是前側皮膚緊貼脛骨,清創后勉強縫合常因牽拉過緊造成缺血、壞死或感染。因此,對Gustilo Ⅰ型或較清潔的Ⅱ型傷口、預計清創后一期愈合無大張力者可行一期縫合;對污染嚴重皮膚缺損或縫合后張力較大者,均應清創后令其開放。如果骨折需要內固定,也可在內固定后用健康肌肉。 (4)髓內鎖釘 (5)髓內擴張自鎖釘
2024-10-14 2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