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健 住院醫師
淮安市淮陰醫院
二級甲等
鼻咽喉科
-
外耳道癤是外耳道軟骨部皮膚毛囊或皮脂腺被細菌感染所引起的局限性化膿性炎癥。一般來說,外耳道癤通過藥物治療有可能痊愈,但也取決于癤腫的大小、嚴重程度、患者的自身免疫力等因素。常用的治療藥物有魚石脂軟膏、莫匹羅星軟膏、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呋辛酯片、左氧氟沙星片等。 1.癤腫大小:較小的癤腫,通過早期使用魚石脂軟膏敷于患處,促進癤腫成熟、排出膿液,有可能單純依靠藥物治愈。 2.嚴重程度:如果癤腫較大、疼痛劇烈、周圍組織紅腫明顯,可能需要配合切開引流,單純藥物治療效果不佳。 3.患者自身免疫力:免疫力較強的患者,藥物治療的效果往往較好,恢復也相對較快。 4.治療時機:早期發現并及時用藥,如外用莫匹羅星軟膏,口服阿莫西林膠囊等,治愈的可能性較大。 5.是否合并其他疾病:若患者同時患有糖尿病等基礎疾病,可能影響癤腫的恢復,單純藥物治療效果可能不理想。 總之,外耳道癤的治療效果因人而異。患者在發現癥狀后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治療期間要注意保持耳部清潔,避免挖耳等不良習慣。
2024-10-15 13:5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董玉禮 主任醫師
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
三級甲等
耳鼻喉中心
-
要看具體情況,有的。內服藥:銀翹丸、牛黃解毒丸口服每次1九日2次。外用黃連膏、紫金錠外耳道涂敷。中藥菖蒲、附子等量共研末和香油滴耳。如伴有耳周圍腫脹。可以水調散外敷(即黃柏研末后加等量石膏和涼開水調成糊狀涂布耳周腫脹處或以濕熱毛巾敷局部)。西醫治療方法早期局部熱敷或作超短波透熱等理療。嚴重者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服用鎮靜、止痛劑。局部用1~3%酚甘油或10%魚石脂甘油滴耳,或用上述液紗條敷于患處,每日更換紗條2次。慢性者可用抗生素與類固醇激素類(如強的松龍、地塞米松等)合劑、糊劑或霜劑局部涂敷。外耳道膿液及分泌物可用3%雙氧水清洗。積極治療感染病灶如化膿性中耳炎,診治全身某些有關疾病如糖尿病等。癤腫成熟后及時挑破膿頭或切開引流。
2024-10-15 15: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