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馬順官
上海市松江區九亭鎮衛生院
一級
兒科
-
預防孩子過早發生性行為,可從家庭引導、學校教育、性知識普及、培養良好興趣、關注社交環境等方面著手。 1.家庭引導:家長要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關注孩子的情感需求,給予溫暖和支持,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 2.學校教育:學校應開設性教育課程,讓孩子科學地了解性知識,樹立正確的性觀念。 3.性知識普及:通過合適的書籍、科普視頻等方式,讓孩子明白過早性行為的危害。 4.培養良好興趣:鼓勵孩子參與有益的文體活動,如運動、繪畫、音樂等,豐富課余生活,分散注意力。 5.關注社交環境:教導孩子正確選擇朋友,避免受不良社交圈子的影響。 6.樹立榜樣:家長自身要展現健康的情感關系和行為模式。 總之,預防孩子過早發生性行為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努力,為孩子創造一個健康、積極的成長環境,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性觀念和價值觀。
2024-10-21 17:4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賈福軍 主任醫師
廣東省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廣東省精神衛生中心
-
你的擔心具有普遍性,至少就目前的中國現狀而言。青春期孩子特別是女孩子的性問題,是許多家長關注的焦點。 有些父母樂觀地認為,他們只要通過與青少年談論與性有關的話題,告誡他們,就可以防止他們發生性行為。也有些父母(就像你),擔心同青春期的孩子談論太多與性有關的話題,無意間反而會刺激他們嘗試性活動。但是研究表明,就青少年是否發生性行為而言,父母同青少年交流與性有關的話題,所引起的正反兩方面影響都出奇的差。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父母和孩子在關于性的探討中所傳遞的價值觀和態度,以及青少年理解這些態度和價值觀的程度,是對孩子過早發生性行為的干預中最為重要的。如果父母對性的態度比較保守,而孩子又接受了這種態度,那么,孩子受到同齡人的影響就會較小,即使在受到他人的壓力下,發生性行為的可能性也較小。而如果父母直接告誡青少年不可發生性行為,其效果是最差的。 心理學家莫斯爾和勒斯特所作的一項關于青少年性活動的研究表明,青少年的性活動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而且會受到個體、家庭以及家庭之外(如學校、社會等)這三個層面因素的影響。就家庭而言,對于青少年——尤其是青春期女性——是否參與性活動,研究一致表明,父母正在鬧離婚以及生活在單親家庭中的女孩子,都更可能比同齡人更早發生性行為。 大致說來,父母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保持家庭和睦,對婚前性行為表明自己的價值觀和態度,并讓孩子理解、接受。這點如果在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前就能做好,效果更明顯。 2.父母或監護人加強對孩子的監督力度。 3.對孩子結交的朋友應該比較熟悉,并預防結交不良少年。 4.注意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同時學校也應給予那些差生更多的關注、支持。 5.社會特別是影視傳媒、網絡等應承擔相應的責任,禁止傳播青少年不宜的內容。
2024-10-21 19: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