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游魚
臨高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對孩子濫用懲罰會帶來諸多不良影響,如損害心理健康、影響親子關系、阻礙認知發展、導致行為問題、降低自尊自信等。 1.損害心理健康:孩子可能產生焦慮、抑郁等情緒,長期處于緊張狀態,影響心理的正常發育。 2.影響親子關系:使孩子對父母產生恐懼和疏離,不再愿意與父母交流和分享。 3.阻礙認知發展:孩子在恐懼中難以集中精力學習和探索,限制了思維和創造力。 4.導致行為問題:可能引發逆反心理,出現更多不良行為,如撒謊、攻擊性等。 5.降低自尊自信:頻繁的懲罰讓孩子自我價值感降低,變得自卑、怯懦。 總之,教育孩子應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多鼓勵、引導,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促進其健康成長。
2024-10-13 14:2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賈福軍 主任醫師
廣東省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廣東省精神衛生中心
-
孩子也是需要理解和尊重的。物理學有“作用必有反作用”,心理學有“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這是規律。違反科學規律,就會事與愿違。若把孩子當木偶,要他按父母的意愿行事,那是父母居高臨下的痼疾作怪,2~3歲的孩子自我意識已開始萌芽,已有自尊心,出現“第一反抗期”。越壓他,他越不服。當孩子的意愿與父母相反時,最明智的做法是和平協商。既不遷就,也不強制,并趁機教會他自己管理自己行為的能。 同時不可濫用懲罰。懲罰是把雙刃劍,如果使用不當,會令幼兒和家長都很受傷。懲罰應和講道理相結合,讓幼兒明白為什么被懲罰,錯在哪里。要確定懲罰的原則,比如某一類事,首次不罰。懲罰的尺度統一,犯某種錯誤,必罰,不能因家長心情好或不好就減免或加重。幼兒受到懲罰后,還要給幼兒一定的安慰,讓幼兒知道只是因為某件事做錯了才受罰,媽媽爸爸還是很愛自己的。對幼兒進行懲罰,要堅決杜絕簡單粗暴甚至打罵。
2024-10-14 02: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