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姜國祥
老河口市第一醫院
二級甲等
骨科
-
中醫認為關節炎多由風、寒、濕、熱、瘀等邪氣侵襲,或正氣不足、肝腎虧虛所致。治療常從祛邪扶正、調理氣血、通經活絡等方面入手,包括中藥、針灸、推拿、食療、運動等。 1.中藥治療:常用獨活寄生湯、防風湯、烏頭湯等方劑,以祛風散寒、除濕通絡。藥物如獨活、防風、桂枝、當歸、杜仲等。 2.針灸療法:通過針刺穴位,如足三里、陽陵泉、阿是穴等,調節氣血、疏通經絡。 3.推拿按摩:能緩解肌肉緊張,改善關節活動度,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4.食療調理:食用一些具有祛濕、活血作用的食物,如薏米、紅豆、桃仁等。 5.運動康復:如太極拳、八段錦等,增強體質,促進關節功能恢復。 中醫治療關節炎注重整體調理和個體差異,患者需在專業中醫指導下進行治療,并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2024-10-10 18:3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平 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脊柱外科
-
關節炎是國人面臨由來已久的問題,所以中醫在治療關節炎方面有一些獨到的理解和建樹。中醫藥的治療方法能使僵硬的關節肌肉得到放松,解除肌肉痙攣,可以達到疏通經絡,消腫止痛的作用。中醫對于關節炎治療的傳統理論認為“風寒濕邪,痹阻經脈,致使經脈不通,不通則痛”,所以中藥治療一般是以祛風散寒、解痙通絡,活血化淤為目的。目前臨床藥物治療中比較理想的用藥是“鎮骨驅風貼”,外敷中藥副作用比較小,療效也相對顯著。此外,中醫治療講究針對性,治療的方案結合病因和病情的不同,以及患者的身體情況。安排最適合、最有針對性、最安全的方案。
2024-10-11 06: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