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徐世銳 醫師
東海縣中醫院
二級丙等
外科
-
針灸對創傷性關節炎可能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其原理是通過刺激穴位,調節氣血、疏通經絡、緩解疼痛。創傷性關節炎是關節損傷后的常見病癥,治療方法多樣,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 1. 原理:針灸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組織代謝,減輕炎癥反應,從而緩解疼痛和腫脹。 2. 穴位選擇:常選取阿是穴、血海、足三里、陽陵泉等穴位,以達到通經活絡、調和氣血的目的。 3. 與其他療法配合:可與熱敷、按摩等物理療法結合,增強治療效果。 4. 適用情況:適用于病情較輕、處于穩定期的患者,對于癥狀嚴重者,可能作為輔助治療手段。 5. 注意事項:針灸治療需由專業醫師操作,治療過程中要注意消毒和衛生,避免感染。 總之,針灸在創傷性關節炎的治療中具有一定的輔助作用,但具體效果因人而異。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綜合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2024-10-09 19:2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平 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脊柱外科
-
針灸是中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研究如何運用針刺和艾灸等方法防治疾病的一門科學。針刺是在人體的特定部位上給予一定的刺激,激發經絡之氣,來調整機體的功能,或刺放淤血,從而使機體恢復健康的措施。灸法則是采用艾絨等各種藥料以燒灼,熏熨體表的一定部位,以溫熱的刺激,來防治疾病的方法。《靈樞?官能》說:“針所不為。灸之所宜,”虛證用補,實證用瀉。熱證宜淺,刺速出針,寒證當留針,陽氣虛不能上升用灸法,絡脈瘀血用瀉血法等,引起經絡系統的強烈反應,既可活血通絡、行氣止痛,又可益腎養血、強筋壯骨。現代研究表明,針灸的作用可引起體液、血液、淋巴液、營養物質循環加快,組織機能發生某些變化,使癥狀逐漸消失。本病采用此種治療方法,正是為了消腫止痛,加速受累關節的代償和修復。臨床具體應用時有循經取穴和局部取穴兩種方法。根據寒熱虛實,辨證與辨病相結合靈活運用。
2024-10-10 12: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