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糖尿病腎病引起糖尿病患者下肢浮腫,主要與以下因素相關:蛋白尿導致血漿蛋白減少、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激活、水鈉潴留、腎臟排泄功能下降以及血糖控制不佳。 1. 蛋白尿導致血漿蛋白減少:糖尿病腎病患者腎小球濾過膜受損,大量蛋白從尿液中丟失,血漿蛋白含量降低,膠體滲透壓下降,水分從血管內滲出到組織間隙,引起下肢浮腫。 2. 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激活:腎臟受損時,此系統被激活,導致水鈉潴留,加重浮腫。 3. 水鈉潴留:腎臟病變使腎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礙,水鈉不能正常排出,積聚在體內,引發浮腫。 4. 腎臟排泄功能下降:腎臟不能有效清除代謝廢物和多余水分,導致體內液體潴留,出現下肢浮腫。 5. 血糖控制不佳:長期高血糖會損傷血管和神經,影響血液循環和液體代謝,促使下肢浮腫發生。 總之,糖尿病腎病患者下肢浮腫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患者需要積極控制血糖、血壓,改善腎臟功能,以減輕浮腫癥狀。治療上,可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如氯沙坦、纈沙坦)等藥物。同時,要注意低鹽、優質低蛋白飲食,定期復查,遵醫囑治療。
2024-10-17 13:1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翁建平 主任醫師
安徽省立醫院
三級甲等
內分泌科
-
糖尿病腎病是引起糖尿病病人下肢浮腫的十分常見的原因。 這是因為,一方面,腎臟病變導致大量蛋白質從尿中排出,血漿滲透壓隨之降低,使體內水分集聚而出現水腫;另一方面,腎臟受損也可影響體內水分的排出,水分滯留于體內而出現水腫。患有自主神經病變的糖尿病病人,血管舒縮調節功能受損,站立位時下肢血管不能正常收縮,于是出現淤血并導致水腫。再者,糖尿病可導致微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利于液體滲入組織間隙。
2024-10-17 13: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