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心理壓力大有可能會導致糖尿病,這主要涉及到神經內分泌調節失衡、不良生活習慣、胰島素抵抗、免疫系統紊亂以及遺傳因素等。 1. 神經內分泌調節失衡:長期心理壓力會刺激交感神經興奮,導致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等激素分泌增加,影響胰島素的分泌和作用。 2. 不良生活習慣:壓力大時,人們往往容易出現飲食不規律、缺乏運動、睡眠不足等情況,這些都增加了患糖尿病的風險。 3. 胰島素抵抗:持續的心理壓力可能引起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使血糖難以被有效利用和代謝。 4. 免疫系統紊亂:心理壓力會干擾免疫系統的正常功能,增加炎癥反應,影響胰島細胞的功能。 5. 遺傳因素:如果本身有糖尿病家族史,心理壓力可能成為誘發糖尿病的一個觸發因素。 總之,心理壓力雖然不是導致糖尿病的唯一因素,但確實會增加患病的可能性。保持良好的心態、健康的生活方式對于預防糖尿病至關重要。如果擔心自己的血糖狀況,應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和診斷。
2024-10-14 12:2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徐谷根 主任醫師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內分泌科
-
現代都市生活節奏緊張,人們思想壓力大,容易因為工作、家庭等各種原因引起焦慮、抑郁等負面的情緒。如果缺乏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長期處于這種低落的情緒,可導致機體免疫功能下降,有機會增加糖尿病發病的風險。
2024-10-15 0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