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其發病機制復雜,主要與多巴胺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有關。自行買藥、吃藥通常無法有效控制帕金森病病情,原因包括藥物選擇不當、用藥劑量不準確、缺乏病情監測、個體差異影響及可能的藥物副作用等。 1. 藥物選擇不當:帕金森病治療藥物多樣,如左旋多巴、普拉克索、司來吉蘭等。不同患者病情不同,所需藥物也不同,自行買藥難以選對。 2. 用藥劑量不準確:每種藥物都有特定的有效劑量范圍,自行用藥無法精準把握,劑量過低可能無效,過高則易產生副作用。 3. 缺乏病情監測:治療過程中需要定期評估癥狀改善情況、藥物副作用等,自行用藥無法做到。 4. 個體差異影響:患者對藥物的反應存在個體差異,需要醫生根據具體情況調整用藥方案。 5. 可能的藥物副作用:部分藥物可能引起惡心、頭暈、異動癥等副作用,自行用藥無法及時處理。 總之,帕金森病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不可自行買藥、吃藥,以免延誤病情。
2024-10-15 13:4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黎 主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內科
-
原則上,帕金森病一旦確診就應及早予以治療。疾病早期病情較輕,對日常生活或工作尚無明顯影響時可暫緩用藥。若疾病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或工作能力,或患者要求盡早控制癥狀時即應開始癥狀性治療。因為帕金森病有較強的專科性,建議患者在醫院專科醫生的指導下服藥及其他治療。
2024-10-15 17: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