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未生育女性患子宮內膜癌危險性更高,主要與激素水平變化、排卵異常、肥胖、遺傳因素及生活方式等有關。 1.激素水平變化:未生育女性體內雌激素相對較高,長期刺激子宮內膜,增加癌變風險。 2.排卵異常:未生育女性可能存在排卵不規律,導致子宮內膜長期受單一雌激素作用,缺乏孕激素拮抗。 3.肥胖:肥胖會引起體內激素失衡,尤其是脂肪細胞可產生雌激素,使子宮內膜長期處于增生狀態。 4.遺傳因素:部分人存在遺傳基因突變,如 Lynch 綜合征,增加子宮內膜癌發病幾率。 5.生活方式:長期熬夜、精神壓力大、缺乏運動等不良生活方式,影響內分泌平衡,間接增加患病風險。 總之,未生育女性應重視自身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期進行婦科檢查,以便早期發現和治療子宮內膜癌。
2024-11-24 16:0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小毛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婦科
-
隨著人們生活觀念的改變,“丁克”一族越來越多,“丁克”一族患上子宮內膜癌的概率也不低。李小毛教授解釋說,不孕不育,尤其是卵巢功能障礙不排卵所致的不孕不育,患內膜癌的危險性明顯升高。不生育婦女患病風險是已生育婦女的2~3倍。這些患者因不排卵或少排卵,導致孕酮缺乏或不足,使子宮內膜受到雌激素持續性刺激,子宮內膜癌發病風險增加。前段時間網上報道有一位年僅18歲的年輕“宅女”因患上子宮內膜癌而被切除子宮,年輕女性治療子宮內膜癌是不是都要切?雖然子宮內膜癌是惡性腫瘤,但年輕女性子宮內膜癌并非一定要手術切除子宮,必須根據患者是否有生育要求、腫瘤分期、腫瘤病理分化程度等因素綜合考慮選擇個體化的治療方案。每位女性都應密切關注自己健康情況,尤其對于有高危因素如肥胖、高血壓、糖尿病、不育、月經紊亂的婦女,必須定期婦科檢查及超聲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2024-11-24 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