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失語癥患者的語言表達能力存在很大差異,取決于多種因素,如失語癥的類型、病情嚴重程度、康復訓練情況、患者自身的基礎健康狀況和治療干預效果等。 1. 失語癥的類型:包括運動性失語、感覺性失語、傳導性失語等,不同類型對說話能力的影響不同。運動性失語患者語言表達不流暢,感覺性失語患者理解語言困難且說話混亂。 2. 病情嚴重程度:輕度患者可能僅在某些復雜表達上有困難,重度患者可能完全無法說話。 3. 康復訓練情況:積極有效的康復訓練有助于恢復部分語言功能,提高說話能力。 4. 患者自身基礎健康狀況:若患者存在其他基礎疾病,如腦血管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等,可能影響失語癥的恢復。 5. 治療干預效果:藥物治療、神經調控治療等方法的效果也會對患者說話能力產生影響。 總之,失語癥患者的語言表達能力不能一概而論,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進行評估和判斷。通過及時診斷、合理治療和積極康復,部分患者的語言能力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2024-10-15 15:5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卓銘 主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康復科
-
失語癥是由于特定腦區損傷而喪失產生語言或了解語言之能力;發音功能屬正常,但不能說出有意義的語言。言語功能受一側大腦半球支配,稱為優勢半球。除少數人外,絕大多數人的優勢半球位于左側大腦皮質及其連接纖維。優勢半球受損常可發生失語癥。優勢半球不同特定部位受損,可出現不同類型的失語癥:運動性失語癥,喪失口語表達能力;感覺性失語癥,對別人的語言不能理解;命名性失語癥,講不出所見的人物名稱等。不同類型的失語癥,具體癥狀也不相同。早期強化訓練非常關鍵,長期訓練大多都有效果。
2024-10-16 03:37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失語癥? 失語癥是由于與言語功能有關的大腦結構病損所引起的后天性語言功能障礙或喪失,包括語言形成及表達和理解能力、閱讀和書寫能力的受損,但是病人非聾、啞,也無精神意識障礙。失語癥不包括由于意識障礙和普通的智力減退造成的語言癥狀,也不包括聽覺、視覺、書寫、發音等感覺和運動器官損害引起的語言、閱讀和書寫障礙。因先天或幼年疾病引致學習困難,造成的語言機能缺陷也不屬失語癥范疇。 失語癥是對詞語的聲音和意義的記憶喪失.而對所有其他體驗和知識的記憶完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