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職業中毒是指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生產性毒物而引起的中毒。發生職業中毒的原因包括毒物因素、接觸方式、勞動者個體差異、工作環境以及防護措施不到位等。 1.毒物因素:毒物的毒性、濃度、作用時間等。如苯的毒性較強,長期接觸高濃度苯可導致中毒。 2.接觸方式:經呼吸道吸入、皮膚接觸、消化道攝入等。例如,粉塵作業時易經呼吸道吸入有害顆粒。 3.勞動者個體差異:年齡、性別、健康狀況等。年輕人可能比年長者對毒物的耐受能力稍強。 4.工作環境:通風不良、高溫高濕等。通風差會使毒物積聚,增加中毒風險。 5.防護措施不到位:未配備防護用品或未正確使用。如未戴防護口罩、手套等。 總之,預防職業中毒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包括加強毒物管理、改善工作環境、做好個人防護等。勞動者自身也要提高防護意識,一旦出現可疑癥狀,應及時就醫。
2024-10-14 12:2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嘉斌 主任醫師
九臺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一級
毒理室
-
什么是職業中毒呢?目前我們普遍認為的是,工作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接觸了職業病危害因素,包括化學物質,生物因素,以及其他一些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我們便稱為職業中毒。職業中毒的病例數量在職業病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因此,職業中毒也是我國重點防治的職業病之一,但由于目前條件的局限性,實際操作起來并不是很容易。目前國家對職業中毒的判斷有很明確的診斷標準,也有一些法律的規定,職業中毒的病人可以得到來自企業的一定賠償。
2024-10-14 18:10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