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高血壓是可能引發腎動脈硬化的。這主要是由于長期血壓升高對血管內皮造成損傷,導致一系列病理生理變化,如血管壁增厚、彈性降低、管腔狹窄等。 1. 血壓升高的直接影響:高血壓狀態下,血流對血管壁的沖擊力增大,損傷內皮細胞,促使脂質沉積和炎癥反應。 2. 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AS)激活:導致血管收縮和水鈉潴留,加重血壓升高和腎血管損傷。 3. 氧化應激與炎癥反應:產生過多的氧自由基和炎癥因子,破壞血管壁結構和功能。 4. 代謝紊亂:如血糖、血脂異常,加速動脈硬化進程。 5. 遺傳因素:某些遺傳基因可能增加高血壓患者腎動脈硬化的易感性。 總之,高血壓患者需要積極控制血壓,改善生活方式,定期進行腎功能和腎臟血管的檢查,以便早期發現和治療腎動脈硬化。常用的降壓藥物有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纈沙坦等。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規范治療。
2024-10-14 12:4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巖 主任醫師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
三級甲等
腎內科
-
高血壓與腎臟有著密切而復雜的關系,高血壓可以引起腎臟損害;而腎臟損害則加重高血壓病。高血壓與腎臟損害可相互影響,形成惡性循環。急驟發展的高血壓可引起廣泛的腎小動脈彌漫性病變,導致惡性腎小動脈硬化,從而迅速發展為尿毒癥。 高血壓合并腎功能衰竭約占10%。腎動脈粥樣硬化癥,是全身動脈粥樣硬化的一部分,但亦與全身性動脈粥樣硬化的嚴重程度未必平行,臨床多見于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一般無明顯臨床癥狀,除了一些病人有微量蛋白尿外,很少有其他異常改變,部分患者可發生動脈栓塞,表現為腎功能不全,在應激狀態下甚至發展為尿毒癥。
2024-10-14 21: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