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胃病反復發作可能與不良飲食習慣、幽門螺桿菌感染、精神壓力、藥物刺激、胃黏膜保護機制減弱等有關。 1.不良飲食習慣:經常暴飲暴食、食用辛辣油膩食物、飲食不規律等,易導致胃黏膜損傷。應規律飲食,定時定量,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 2.幽門螺桿菌感染:這是胃病常見病因。需通過尿素呼氣試驗等檢查確診,可使用四聯療法,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奧美拉唑、枸櫞酸鉍鉀進行治療。 3.精神壓力:長期精神緊張、焦慮會影響胃部功能。要學會調節情緒,適當運動,緩解壓力。 4.藥物刺激:某些藥物如非甾體抗炎藥可能損傷胃黏膜。盡量避免使用,或同時服用胃黏膜保護劑,如硫糖鋁。 5.胃黏膜保護機制減弱:隨著年齡增長或疾病影響,胃黏膜自身保護功能下降。可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增強胃黏膜抵抗力。 胃病反復發作需要綜合調理,患者要注意飲食和生活習慣,保持良好心態。若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查明原因,對癥治療。
2024-10-23 11:5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延 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脾胃病科
-
、堅持治療:由于這種情況是體質因素所造成的,無論病人如何注意,都無法避免病情的反復,因此藥物的治療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藥物治療的目的不是改善一時的不舒服,而是為了從根本上改變患者的體質,因此療程較長,一般要達到3~6個月,而且停藥的標準不是病人沒有不舒服了,而是醫師根據中醫四診判斷體虛的狀態已經改善,因此不能隨便停藥。 2、使用方便:由于總療程很長,因此不建議連續使用中藥湯劑,最好的方法是先找一個中醫給予一定時間(~3周)的湯劑或成藥,待治療有效,醫生應該比較熟悉病人的體質情況了,然后再由醫生根據病人的體質情況,推薦相應的中成藥,連續服用3個月,一般每個月應該復診一次,以便醫生掌握體質變化,決定停藥的時間,如果3個月仍無法糾正體質者應該延長至6個月。 3、分型食療:由于治療時間較長,因此食療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經常有患者問我,“慢性胃炎應該喝什么湯水好?”其實這樣的講法是錯誤的,因為中醫和西醫不同,它的調理不是根據疾病,而是根據體質情況,即使是虛證,中醫也分為氣虛、血虛、陰虛、陽虛等不同,不同的虛所用的補品也就各不相同,比如沙參、麥冬對陰虛患者很好,但氣虛患者服用后就可能拉肚子,黨參、黃芪對氣虛患者較好,但陰虛患者服用后就會口干、煩躁、睡不著覺;所以我的建議是,在食療之前應該先找一個中醫判斷一下自己的體質,然后請他根據體質情況推薦一些常用的食療藥物,一般2~3個月去復診一下,看看體質有沒有發生改變,另外,當氣候變化時也要到醫生處詢問一下,因為中醫調理很講究“因時制宜”,比如氣虛的病人在夏天選擇大棗、黨參較好,到冬天就可以選擇紅參、黃芪等較為溫補的藥物。
2024-10-24 05: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