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初篩通過后仍出現聽力障礙,可能由多種因素導致,如耳部疾病未被初篩發現、后天環境影響、遺傳因素、藥物副作用、神經系統問題等。 1.耳部疾病:一些耳部疾病如中耳炎、內耳畸形等,在初篩時可能未表現出明顯癥狀,但隨著時間發展會影響聽力。 2.后天環境:長期處于噪音環境、頭部受到外傷、耳部感染等,都可能損傷聽力。 3.遺傳因素:部分聽力障礙與遺傳有關,可能存在相關基因突變,初篩時未能檢測到。 4.藥物副作用:某些藥物如慶大霉素、鏈霉素、卡那霉素等,使用不當可能損害聽力。 5.神經系統問題:聽神經或大腦聽覺中樞的病變,也會造成聽力障礙。 總之,初篩通過不能完全排除后續出現聽力障礙的可能。一旦發現聽力異常,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原因并采取相應治療措施。
2024-09-17 18:3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麥飛 主任醫師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三級甲等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
出生時所做的耳聲發射聽篩查主要是查看寶寶耳蝸的功能,它并不能檢出聽神經和腦干聽覺通路的功能異常,對于一些新生兒期膽紅素比較高的寶寶,如果單純依靠初篩,通過了就以為“萬事大吉”,那么,隨著高膽紅素的聚集、結合、沉積,就可能會使一些蝸后病變的新生兒成了“漏網之魚”,從而延誤了他們的早期干預與日后的語言發育
2024-09-17 23: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