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家長增進與孩子溝通,可從尊重理解、耐心傾聽、平等交流、創造機會、真誠表達等方面入手。 1.尊重理解: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不輕易否定和批評,理解孩子的成長階段特點。 2.耐心傾聽:給予孩子充分表達的時間,不打斷,認真聽孩子說話,讓孩子感受到被關注。 3.平等交流:避免以家長權威壓制孩子,以平等的姿態交流,共同探討問題。 4.創造機會:多參與孩子的活動,如一起運動、游戲,增加共同話題和交流機會。 5.真誠表達:向孩子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真誠。 總之,家長與孩子的良好溝通需要長期的努力和實踐,不斷調整方法,以適應孩子的成長變化,建立親密和諧的親子關系。
2024-10-09 19:0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柯海勁 主任醫師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三級甲等
兒童保健科
-
爸爸媽媽每天都應該抽一些時間與寶寶溝通,如每天抽空跟寶寶聊聊天、講講小故事、玩玩小游戲等,通過準確地了解寶寶的情緒,及時安撫他。特別是一些計劃生育二胎或者已經生育二胎的爸爸媽媽們,也是要特別注意安撫第一個孩子的情緒,不能因為顧著小的就忽略了大的,可以讓他(她)參與進來一起照顧弟弟或妹妹,讓他們在與父母一起照料弟弟妹妹的過程中感受到作為哥哥姐姐的責任感。當孩子能夠聽懂話語后,家長就要給孩子講一些易懂的道理,對于寶寶只是想試圖通過叫嚷來達到某種不合理要求時,父母應該要及時遏制,用自己堅定的語言和表情讓他了解到父母不是因為他的叫嚷而妥協的,那么,寶寶就會迅速對自己的情緒作出調整。當寶寶情緒穩定后,爸爸媽媽還要跟寶寶再談談,并就這件事情教導寶寶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加強親子間的溝通。
2024-10-10 03: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