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流行性乙型腦炎是由乙型腦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樞神經系統傳染病。主要通過蚊蟲叮咬傳播,發病具有季節性。兒童發病率相對較高,尤其是 10 歲以下兒童。 1. 病因:由乙型腦炎病毒引起,該病毒通過庫蚊等蚊蟲叮咬傳播。 2. 癥狀:起病急,發熱、頭痛、嘔吐、嗜睡等,嚴重者可出現抽搐、昏迷。 3. 診斷:依靠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如血清學檢查、腦脊液檢查等。 4. 治療:包括一般治療,如臥床休息、營養支持;對癥治療,如降溫、止驚、脫水等;抗病毒治療,常用利巴韋林等。 5. 預防:防蚊滅蚊是關鍵,接種乙腦疫苗也很重要。 總之,流行性乙型腦炎是一種嚴重的傳染病,但通過有效的預防和及時的治療,可以降低其危害。
2024-10-17 12:5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陸正齊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內科
-
流行性乙型腦炎(以下簡稱乙腦)是由乙型腦炎病毒引起的以腦實質炎癥為主要病變的急性傳染病。該病毒1934年在日本發現,所以被稱為“日本乙型腦炎”,此病主要分布在亞洲和東南亞地區,經蚊傳播,多見于夏秋季。傳染源為家畜家禽,主要是豬,其次為馬、牛、羊、狗、雞、鴨等。動物受到感染后有3-5天的病毒血癥,這期間被蚊子叮咬之后,蚊子就會變成傳播病毒的媒介。人類普遍易感乙型腦炎病毒,不過,絕大多數成人感染后都呈隱性狀態,并獲得對乙腦病毒的免疫,二次感染發病的機會極少。隱性感染的人群幾乎比發病人群高300-2000倍。發病的則以10歲以下兒童多見,特別是2-6歲兒童發病率最高。
2024-10-18 00:06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