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兒童肥胖的干預應盡早開始,越早干預效果越好。干預方式包括飲食調整、增加運動、培養良好睡眠習慣、心理疏導、定期監測等。 1. 飲食調整:控制高熱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攝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纖維食物的比例。 2. 增加運動:鼓勵孩子每天進行適量的有氧運動,如跑步、游泳、跳繩等,每周至少 150 分鐘。 3. 培養良好睡眠習慣:保證每天充足且規律的睡眠,有助于調節激素水平,控制體重。 4. 心理疏導: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體型認知,避免因肥胖產生自卑等不良心理。 5. 定期監測:定期測量身高、體重、體脂率等指標,評估干預效果,及時調整方案。 總之,兒童肥胖的干預需要家長和孩子共同努力,長期堅持,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024-10-23 11:1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慧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中心
-
孩子小的時候,家長總希望他們胖一點,可當孩子長成了一個肥胖少年,留給家長的只有無盡的憂慮。肥胖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有多大?行動困難、性早熟、高血壓、小兒心理發育不良……兒童肥胖不僅影響其現階段的生活、學習和健康,也是培養成年疾病的溫床,埋下成年高血壓、心臟病、動脈硬化、腫瘤、糖尿病等疾病的禍根。 3-6歲是兒童單純性肥胖早期干預的最佳時期,家長和幼兒園應該齊心協力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的飲食和生活模式,從而讓肥胖止步。很多家長是在孩子上學后才意識到其肥胖的嚴重性,但此時要減肥難度很大。因為上學后兒童肥胖形成時間長,孩子的不良飲食習慣很難改變,學習負擔重導致靜坐時間多、運動時間少,選擇這個時段治療肥胖并不理想。而嬰兒時期因為很難把握孩子今后的生長發育和飲食習慣,要干預肥胖也言之過早。 最合適的干預時機是3-6歲。孩子上了幼兒園后,飲食可以集體管理,運動可以統一安排,功課負擔不重,對老師依從性高,再加上家長的密切配合,很容易培養孩子健康的飲食習慣。只要這時打好基礎,孩子將來發生肥胖的幾率就會大大減少。 不能忽視的是,兒童肥胖首先來源于家庭的影響。孩子最先從家庭學會進餐的方方面面,吃什么、怎么吃、什么好吃、什么不好吃等等,與家長的引導、示范息息相關。經常給孩子買甜飲料,孩子肯定不愛喝白開水;總讓孩子吃肉,孩子今后就不愿意吃蔬菜。在幾代同堂的家庭里,祖輩對寶寶的愛往往表現為讓他“吃”,總是生怕孩子吃得不夠。而他們作為孩子的主要看護人以及家庭飲食的主要負責人,其飲食習慣不但影響孩子飲食結構,也常常用食物塑造幼兒行為,譬如追著孩子喂飯,贊揚孩子的大吃特吃,對孩子挑食、偏食一味遷就等。 此外,快餐的負面影響,高樓林立、交通便利使運動場所和運動機會大大減少,電腦電視普及讓孩子久坐,這些因素都會促使孩子養成過量進食和體力活動少的生活方式,進而導致兒童肥胖明顯增加。 對于超重和肥胖兒童的干預,必須從飲食行為的矯正、運動習慣的培養、減少靜坐時間的方法三方面著手。采用替代法不但可以逐漸矯正孩子的不良飲食習慣,也能保護孩子的自信心和主動選擇食物的能力。如果孩子說想吃巧克力,家長應該先說可以,但接著說要吃完蘋果才能吃巧克力。這樣一來,孩子不會因為被拒絕而大吵大鬧,吃完蘋果后也可能吃不下或者忘記了巧克力這回事。時間一長,口味就會逐漸改變過來。此外,可以讓孩子體驗饑餓、不餓、過飽的感覺。不要總是問“你吃飽了嗎”,“飽”其實是錦上添花,與“撐”沒有太多區別,而“餓”和“不餓”卻有明顯界限。一般來說,“不餓”的狀態正好,說明吃得足夠但又不會過量。為了讓孩子多運動、少靜坐,還應該盡可能減少他們看電視、玩電腦的時間,多讓他們參加室內和室外的運動,并適當做一些家務事,由此培養勤勞的好習慣。
2024-10-23 14: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