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閉塞性周圍動脈粥樣硬化和多發性大動脈炎的鑒別診斷,可從發病年齡、癥狀表現、病因、檢查結果及治療方法等方面考慮。 1.發病年齡:閉塞性周圍動脈粥樣硬化多見于中老年人,多發性大動脈炎好發于年輕女性。 2.癥狀表現:閉塞性周圍動脈粥樣硬化主要為下肢缺血癥狀,如間歇性跛行;多發性大動脈炎可出現上肢缺血、頭暈、頭痛等。 3.病因:前者主要與高血脂、高血壓等有關;后者多由自身免疫異常引起。 4.檢查結果:閉塞性周圍動脈粥樣硬化的血管造影顯示動脈內膜不規則增厚;多發性大動脈炎可見動脈狹窄或阻塞,且多為階段性。 5.治療方法:閉塞性周圍動脈粥樣硬化常采用抗血小板、降脂等治療,必要時手術;多發性大動脈炎以激素、免疫抑制劑治療為主。 總之,通過綜合分析上述多個方面,能夠對閉塞性周圍動脈粥樣硬化和多發性大動脈炎進行較為準確的鑒別診斷,以便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
2024-11-24 14:1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豐 主任醫師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老年心血管科
-
閉塞性周圍動脈粥樣硬化有間歇性跛行的癥狀伴有肢體脈搏減弱或消失,結合性別、年齡及一些危險因素,該病的診斷不困難,可通過實驗室檢查進一步確診定位提供可靠的證據。多發性大動脈炎累及腹主動脈-髂動脈者及血栓閉塞性脈管炎(BuErgEr病)主要見于30歲以下的青年男性重度吸煙者,累及中、小動脈且上肢動脈亦經常同時受累,病程長,發展慢,常有淺表靜脈炎和雷諾(RAynAuD)現象病史。
2024-11-25 0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