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閉塞性周圍動脈粥樣硬化的癥狀多樣,包括間歇性跛行、靜息痛、皮膚溫度降低、皮膚顏色改變、感覺異常等。 1.間歇性跛行:行走一段距離后,下肢出現疼痛、乏力,休息后可緩解。 2.靜息痛:在休息狀態下,肢體尤其是足部出現持續性疼痛。 3.皮膚溫度降低:患病肢體的皮膚溫度比正常肢體低。 4.皮膚顏色改變:可表現為蒼白或發紺。 5.感覺異常:如麻木、刺痛或燒灼感。 6.潰瘍和壞疽:病情嚴重時,肢體末端可出現潰瘍,甚至壞疽。 總之,閉塞性周圍動脈粥樣硬化的癥狀可能因病情程度和個體差異有所不同。一旦出現上述癥狀,應及時就醫,通過血管超聲、CT 血管造影等檢查明確診斷,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如藥物治療(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等)、手術治療等。早期診斷和治療有助于改善預后,提高生活質量。
2024-10-13 13:0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豐 主任醫師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老年心血管科
-
閉塞性周圍動脈粥樣硬化最典型的癥狀是間歇性跛行。這是因肢體運動誘發的局部疼痛、緊束、麻木或肌肉無力感,肢體停止運動后,癥狀即可緩解,重復相同負荷的運動則癥狀可重復出現,休息后又可緩解。病情進一步發展,動脈嚴重狹窄以致閉塞時,肢體在靜息狀態下也可出現疼痛等癥狀,稱為靜息痛。多見于夜間肢體處于平放狀態時,若將肢體下垂可使癥狀減輕。更嚴重時肢體下垂也不能緩解癥狀,患者喪失行走能力,并可出現缺血性潰瘍。
2024-10-13 23: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