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膀胱過度活動癥是一種以尿急癥狀為特征的綜合征,常伴有尿頻和夜尿癥狀,有時甚至出現急迫性尿失禁。其成因主要有逼尿肌不穩定、膀胱感覺過敏、尿道及盆底肌功能異常、精神心理因素、激素代謝失調等。 1.逼尿肌不穩定:逼尿肌在儲尿期出現異常收縮,導致尿急、尿頻等癥狀。 2.膀胱感覺過敏:膀胱對容量的感知過于敏感,較小的尿量就會產生尿意。 3.尿道及盆底肌功能異常:尿道括約肌和盆底肌肉功能障礙,影響尿液的控制。 4.精神心理因素:焦慮、緊張、壓力等不良情緒可誘發或加重癥狀。 5.激素代謝失調:如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影響膀胱的正常功能。 總之,膀胱過度活動癥的病因較為復雜,可能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患者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診斷并接受規范治療。
2024-10-09 19:2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玄緒軍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
三級甲等
男科
-
膀胱過度活動癥(OAB)主要表現是尿急,常伴有尿頻和夜尿癥狀,有時病人還會出現急迫性尿失禁,但并不包含排尿難和排尿痛等癥狀,而你出現排尿難的癥狀,更符合下尿路癥候群。 也就是說,膀胱過度活動癥僅包含儲尿期癥狀,而下尿路癥候群既包括儲尿期癥狀,也包括排尿期癥狀,如排尿困難等。 膀胱過度活動癥無明確的病因,發病機制尚不清楚,不包括由急性尿路感染或其他形式的膀胱尿道局部病變所致的癥狀,所以治療上仍堅持針對癥狀治療。下尿路癥候群可能由多種病因所致,比如結核、前列腺肥大增生、尿道炎癥等疾病,會引起尿急、尿頻癥狀,而且病程緩慢,極易與OAB混淆,常常導致醫生誤診。 下尿路癥候群,必須明確找到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才有可能從根本上解決病人尿急、尿頻的問題。 所以,當出現尿急、尿頻等癥狀時,不要急于將自己歸為OAB并自行服藥,而是應盡快到醫院泌尿科,經醫生仔細檢查確定病因后,再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4-10-09 2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