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急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在病因、癥狀、病程、治療及預后等方面存在不同。 1.病因:急性乙型肝炎多由短期內大量乙肝病毒感染所致;慢性乙型肝炎常因感染乙肝病毒后未及時清除,病毒持續存在引起。 2.癥狀:急性乙肝常表現為乏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黃疸等;慢性乙肝癥狀可能較輕,或反復出現上述癥狀。 3.病程:急性乙肝病程較短,通常在 6 個月內;慢性乙肝病程超過 6 個月。 4.治療:急性乙肝以支持治療為主,如休息、補充營養等;慢性乙肝可能需要抗病毒治療,如恩替卡韋、替諾福韋酯、干擾素等。 5.預后:多數急性乙肝可痊愈;慢性乙肝易發展為肝硬化、肝癌等。 總之,急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有諸多差異。一旦懷疑感染乙肝,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并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
2024-10-17 16:3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駱抗先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感染內科
-
急性乙型肝炎是發生在對乙肝病毒沒有特異性免疫力、而對整體免疫卻正常的健康人身上。因為機體初次接觸乙肝病毒,沒有產生過表面抗體,不能防護乙肝病毒的傳染,但是感染后卻能激發起足夠的免疫力來清除病毒。 絕大多數這樣的易感者,只是在不知不覺中經歷了初次感染,從而獲得了表面抗體。當前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健康成人,曾經在某一時期產生過、或者現在還保留著表面抗體。只有絕少數人對乙肝病毒感染激發起很強的免疫清除力,才會發生急性肝炎。在清除病毒過程中,會出現明顯的癥狀;另一方面,可以比較徹底地清除病毒,一般都能自行痊愈,隨后極大多數會自發產生表面抗體。 在嬰幼兒時期感染的許多人成為慢性攜帶,因為沒有癥狀、很少檢查,許多都是長大后偶然檢查發現的。其中約有四分之一成年后轉為慢性乙型肝炎,這是大家都已熟知的了。
2024-10-17 2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