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自波
金水膚康皮膚專科門診部
皮膚科
-
殺蟲劑的毒性不能簡單地以有毒或無毒來劃分,其毒性取決于多種因素,如成分、濃度、接觸方式、使用環境和人體自身狀況等。 1. 成分:不同的殺蟲劑成分差異大。例如敵敵畏、毒死蜱等有機磷類殺蟲劑毒性較強;而除蟲菊酯類的氯菊酯、胺菊酯等相對低毒。 2. 濃度:濃度越高,毒性往往越大。高濃度的殺蟲劑可能對人體造成嚴重危害。 3. 接觸方式:皮膚接觸、吸入或誤食,危害程度不同。皮膚接觸可能引起局部刺激,誤食則可能危及生命。 4. 使用環境:通風良好的環境中毒性物質易擴散,危害相對較小;密閉空間則易積聚,風險增加。 5. 人體自身狀況:兒童、老人、孕婦及患有基礎疾病的人群對殺蟲劑更敏感,易受傷害。 總之,使用殺蟲劑時要嚴格遵循說明書,做好防護措施,避免對人體和環境造成危害。
2024-10-14 12:5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祖輝 主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健康管理中心
-
家用殺蟲劑常見的類型有滅蟲藥、滅蟑藥、滅蚊藥(包括蚊香)。最初的殺蟲劑,是在溶劑中添加農藥制成的。后來,因為農藥的高毒性和高殘留性,人們不斷對其進行配方改良,尤其是家用型殺蟲劑,近年已進入相對“低毒”的時代。 不過,盡管市面上的殺蟲劑有的標以“無味”“無毒”字樣,但并不表示其絕對安全。殺蟲劑的成分多含鎘、鉛、砷等重金屬元素和有機氯、苯等毒物。而且,無論以何種方式施用殺蟲劑,都會造成一定程度的環境污染,揮發的微粒和霧滴都較容易留在墻壁、地板、家具、衣物上,并通過呼吸道吸入或皮膚接觸,直接對人體造成神經系統損傷(如頭痛、惡心)或皮膚黏膜刺激(如皮膚過敏、流淚、打噴嚏、哮喘)等。 另外,不要以為暫時不發生頭暈、流淚等急性中毒癥狀就萬事大吉了,某些殺蟲劑的慢性毒性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才能顯露出來,如致癌、致畸性等。至今為止,尚未找到一種對人體完全無毒的殺蟲配方。 為安全起見,購買時建議選擇知名品牌產品,同時注意外包裝上有無產品標準號、農藥登記證號和農藥生產批準證號,辨明產品真偽。家用殺蟲劑應選購安全性較高的菊酯類有效成分,切勿貪圖便宜,選購含有機磷、氨基甲酸酯類等農藥成分的殺蟲劑,后者僅適用于戶外環境、畜禽飼養場所等。 使用時,先關閉門窗,人和動物都應及時撤離(嚴禁人留在空調房內施用藥物)。等藥物作用一定時間(如兩個小時),務必使房內通風透氣后,才可進入房間。
2024-10-14 1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