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成龍泉 主治醫師
上海市松江區佘山鎮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健康跑步需注意跑步姿勢、頻率、時長、裝備選擇及跑前熱身等。 1.跑步姿勢:身體微微前傾,頭部保持正直,步伐適中,避免過度跨步。 2.跑步頻率:每周至少 3 次,給身體足夠的恢復時間。 3.跑步時長:每次 30 分鐘以上,根據個人體能逐步增加。 4.裝備選擇:合適的跑鞋,提供良好的支撐和減震;透氣的運動服裝。 5.跑前熱身:活動關節,如膝關節、踝關節,進行輕度拉伸。 6.呼吸節奏:保持有規律的呼吸,如三步一吸、兩步一呼。 7.跑后放松:進行肌肉拉伸,幫助放松肌肉,減少酸痛。 遵循上述要點,能讓跑步更健康,減少受傷風險,達到鍛煉效果。但如果在跑步過程中出現不適,應及時停止并就醫。
2024-10-09 18:4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祖輝 主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健康管理中心
-
跑步是一種非常好的健身手段。在這里提醒跑步愛好者:跑前要做準備活動,跑后要做整理活動,以免出現傷害事故。跑步時要注意正確的技術動作:前后擺臂,身體輕松自然,上下肢協調配合,腳步落地有彈性,呼吸有節奏。 健身要持之以恒,不可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因為一周一次或兩周一次,間隔時間太長,健身效果不能積累,身體素質和功能就得不到鞏固提高,效果也不理想。當然,身體活動比不活動強,所以,每次活動后就會有“心情暢快,挺舒服”的感覺。 建議跑步健身要制訂計劃。每周至少要跑3次,每次要跑10分鐘以上。需要注意的是,跑步健身前,首先要根據自身情況,明確健身目的(如以增強體質、改變身體亞健康狀況、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治療慢性疾病、交友、娛樂等為目的),然后再選定健身手段(如快走、跑步、登山、游泳、球類等)。選擇的方法和手段不可盲目,不能“人云亦云”,要根據個人愛好和條件選擇,以免出現傷病。 用跑步長度或跑步時間來計算運動數量都是可以的。但運動數量只是運動負荷組成之一,運動負荷主要包括:運動數量、運動強度和運動密度。所以,要明確跑多少圈用多少時間、用多長時間跑多少距離。不要籠統地說跑了多少圈和跑了多長時間。一般來講,跑的強度大則跑者距離短,跑的強度小則跑者距離長。究竟運動負荷為多少,或者跑的數量和強度為多少才合適,應結合自己的身體情況來決。 此外,我還發現李健跑步時還要計算心律,目前用運動后心跳次數評定運動負荷大小,是簡便易行和科學的客觀標準。這比察言觀色、看身體感覺和恢復情況科學得多。運動后心跳次數多少比較合適,目前計算運動適宜心率的方法是很多的。現只介紹一種:(220 -年齡)×60%~85%,例如:40歲的男子運動后適宜心率為(220 - 40)×60%~85%,即運動后每分鐘心跳次數為108~134次比較合適。體質好、經常運動者,可選擇中間偏上范圍;體質稍差、剛開始參加運動者,可選擇下限,慢慢提高標準。
2024-10-10 09: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