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國斌 醫師
德化縣醫院
二級甲等
消化科
-
容易損傷胃粘膜的藥物包括非甾體抗炎藥、糖皮質激素、抗生素、抗腫瘤藥、抗血小板藥等。 1.非甾體抗炎藥:如阿司匹林、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這類藥物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削弱胃黏膜的保護作用。 2.糖皮質激素:像地塞米松、潑尼松等,長期使用可能導致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加,損傷胃粘膜。 3.抗生素:例如四環素、紅霉素等,可引起胃腸道不良反應,損傷胃黏膜。 4.抗腫瘤藥:如甲氨蝶呤、氟尿嘧啶等,在治療腫瘤的同時,可能對胃腸道黏膜產生損害。 5.抗血小板藥:像氯吡格雷等,會影響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增加胃黏膜出血的風險。 在使用這些可能損傷胃粘膜的藥物時,應遵循醫生的建議,必要時可同時使用胃黏膜保護劑。如果用藥期間出現胃部不適,要及時就醫。
2024-10-17 16:4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初俊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鏡科
-
容易損傷胃黏膜的藥物有以下幾類: 解熱鎮痛藥:其實即為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撲熱息痛、阿司匹林等,有相當多的市民一旦遇到牙痛、頭痛、關節痛、肌肉痛等急性疼痛,都習慣用此類藥物,有的甚至把它們作為止胃痛的藥物服用。殊不知,此類藥對胃黏膜有較強的刺激和損傷,必須服用時,應在飯后服用,甚至考慮與抑酸劑、胃黏膜保護劑一同服用。一旦出現胃部不適,應考慮停藥。 糖皮質激素:如強的松、去炎松、可的松、地塞米松等,它們常用于治療急性關節炎、過敏反應、抗免疫等。由于它們也可引起胃黏膜損傷及胃、十二指腸潰瘍發生,所以胃病患者應盡量避免應用這些藥物,如必須使用時,要控制劑量和療程,最好在飯后服用并與胃黏膜保護劑或抑酸劑合用。 抗生素及抗癌藥:有些抗生素如紅霉素及抗癌藥環磷酰胺等,胃腸道反應明顯,應在醫生指導下正確使用,以防加重胃病。
2024-10-18 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