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俞善昌
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人民醫院
二級乙等
兒科
-
小兒夜啼可能由環境不適、饑餓或過飽、缺乏維生素 D、腸道寄生蟲、疾病等因素引起,需注意觀察并采取相應措施。 1.環境不適:保持室內溫度適宜、安靜,避免強光刺激。床鋪要舒適,給孩子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 2.饑餓或過飽:合理安排喂養時間和量,避免孩子睡前吃得太飽或饑餓。 3.缺乏維生素 D:適當補充維生素 D,多曬太陽,促進鈣吸收。 4.腸道寄生蟲:定期進行驅蟲,注意飲食衛生,勤洗手。 5.疾病:如感冒、發熱、腹痛等,要及時就醫診治。 6.心理因素: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愛和陪伴,避免其受到驚嚇。 總之,家長要細心觀察孩子夜啼的原因,采取針對性措施。若夜啼情況持續不改善或伴有其他異常,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
2024-10-10 20:3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徐雯 主任中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夜間啼哭應首先排除發熱、其他疾病,如嬰兒腹瀉、新生兒感染、新生兒鎖骨骨折(產傷引起)、新生兒尿布皮炎等引起的夜啼。 對夜間啼哭的患兒還應該注意患兒尿布是否尿濕、是否饑餓、是否衣被包裹過緊或過厚、是否蚊蟲叮咬等,諸如此類的原因,在解除相關因素后,夜啼會即刻消失,不需再做特殊處理。
2024-10-11 02: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