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重癥肌無力是一種由神經-肌肉接頭處傳遞功能障礙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現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無力和極易疲勞,活動后癥狀加重,休息和膽堿酯酶抑制劑治療后癥狀減輕。其發病原因較為復雜,包括自身免疫、遺傳、環境等因素。 1.自身免疫:患者體內產生了異常的抗體,攻擊神經肌肉接頭處的受體,導致信號傳遞障礙。 2.遺傳因素:某些基因的變異可能增加患重癥肌無力的風險。 3.環境因素:病毒感染、某些藥物的使用等可能誘發重癥肌無力。 4.胸腺異常:胸腺的病變,如胸腺瘤,與重癥肌無力的發生有一定關聯。 5.年齡和性別:各年齡段均可發病,但女性在 20 至 40 歲之間,男性在 50 至 60 歲之間發病率較高。 重癥肌無力雖然會給患者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但通過規范的治療和管理,多數患者的癥狀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提高生活質量。患者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和康復。
2024-10-14 12:0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佛保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脊柱外科
-
重癥肌無力是一種神經—肌肉接頭傳遞障礙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現為受累骨骼肌極易疲勞,短期收縮后肌力減退明顯,休息和使用抗膽堿酯酶藥物后,可部分和暫時恢復。 “晨輕暮重”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現,因此,病人睡醒時肌無力癥狀消失,活動或疲勞后則加重。 兒童重癥肌無力占總數的15%~25%。絕大多數僅表現為單純眼外肌麻痹,如眼瞼下垂、復視等。小兒上呼吸道感染、發熱等可能為本病的誘發因素。 本病為慢性疾病,避免讓病兒過度疲勞是防治的首要措施。另外,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膽堿酯酶藥物和免疫抑制劑如腎上腺糖皮質激素、環磷酰胺和環孢素等控制病情。
2024-10-14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