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徐成康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婦科
-
流產后出血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包括正常生理變化、子宮收縮不良、宮腔殘留、感染、凝血功能異常等。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7-10-24 19:46
1. 正常生理變化:流產后孕囊排出,宮腔內的蛻膜和血液等組織隨之排出,會有少量出血,通常逐漸減少,3 周內結束。
2. 子宮收縮不良:子宮收縮乏力,無法有效止血,導致出血時間延長、出血量增多。
3. 宮腔殘留:部分妊娠組織未完全排出,殘留在宮腔內,刺激子宮持續出血。
4. 感染:流產后發生宮腔感染,引起子宮內膜炎癥,導致出血并伴有異味、發熱等癥狀。
5. 凝血功能異常:患者本身存在凝血障礙,如血小板減少、凝血因子缺乏,影響止血。
流產后出血原因多樣,若出血異常應及時就醫,查明原因并采取相應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