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博煒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創傷骨科
-
骨質疏松是一種常見的骨骼疾病,其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如年齡增長、激素水平變化、營養缺乏、運動量不足、遺傳因素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飲食調整、運動鍛煉等。當身體出現異常時,應趕緊就醫,聽從醫生的指導進行診治,不宜擅自用藥。
2017-10-24 23:52
1. 年齡增長:隨著年齡的增加,骨骼中的鈣質逐漸流失,骨密度降低,易導致骨質疏松。
2. 激素水平變化:尤其是雌激素和雄激素水平下降,會影響骨代謝,增加骨質疏松的風險。
3. 營養缺乏:長期鈣、維生素 D 等攝入不足,影響骨骼健康。
4. 運動量不足:缺乏運動,骨骼所受的應力刺激減少,不利于骨形成。
5. 遺傳因素:家族中有骨質疏松患者,其患病幾率相對較高。
6. 疾病影響:某些疾病如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慢性腎病等也可能引發骨質疏松。
對于 42 歲男性骨質疏松患者,牡蠣碳酸鈣顆粒有一定的補充鈣質的作用,但僅靠這一種藥物往往難以完全治愈。還需要綜合飲食中增加富含鈣和維生素 D 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魚類等,同時保持適量的運動,如慢跑、游泳等。建議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查,遵醫囑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