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凈 副主任醫師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三級甲等
婦產科
-
慢性盆腔炎多因流產后病原體侵入盆腔引起。若能及時規范治療,多數患者可康復,但部分可能病情反復。就醫時應選擇正規醫療機構。面對身體的不適,最明智的選擇是立即就醫,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確保安全有效。
2017-10-12 16:06
1.疾病原理:流產后,子宮頸口擴張,病原體易侵入盆腔引發炎癥,導致組織充血、水腫、粘連。
2.癥狀表現:常有下腹疼痛、墜脹,腰骶部酸痛,常在勞累、性交及月經前后加劇,還可能有月經異常、白帶增多等。
3.檢查方法:包括婦科檢查、B超、分泌物涂片和培養等,以明確病原體和病情程度。
4.治療方法:可使用抗生素如頭孢曲松鈉、甲硝唑等,聯合物理治療如熱敷、紅外線照射等。
5.日常注意:注意個人衛生,勤換內褲,避免勞累和不潔性生活。
6.預防措施:做好避孕措施,減少流產;加強鍛煉,增強體質。
總之,流產后慢性盆腔炎雖治療有一定難度,但通過綜合治療和自身調養,仍有治愈希望。患者應樹立信心,積極配合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