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定軍 主治醫師
南京市六合區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骨科
-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現為關節疼痛、腫脹、僵硬等。治療藥物包括非甾體抗炎藥、改善病情抗風濕藥、糖皮質激素、生物制劑及植物藥等。常見藥物如雙氯芬酸鈉、甲氨蝶呤、潑尼松、依那西普、雷公藤多苷等,但藥物均有一定副作用,使用需謹慎,應遵醫囑。 1. 非甾體抗炎藥:如雙氯芬酸鈉,能減輕關節疼痛和炎癥,但可能引起胃腸道不適、肝腎功能損害等。 2. 改善病情抗風濕藥:像甲氨蝶呤,可延緩病情進展,但可能導致骨髓抑制、肝損傷等。 3. 糖皮質激素:例如潑尼松,能迅速緩解癥狀,但長期大量使用易引起骨質疏松、高血壓等。 4. 生物制劑:依那西普可有效控制病情,不過價格較高,可能增加感染風險。 5. 植物藥:雷公藤多苷有一定療效,可能出現胃腸道反應、白細胞減少等。 總之,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藥物選擇需綜合考慮病情、患者身體狀況等因素。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規范用藥,定期復查,以達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
2024-10-27 1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