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博煒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創傷骨科
-
多發性肌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肌肉,表現為肌肉無力、疼痛等。患者半夜常疼痛的原因較多,如炎癥活躍、肌肉痙攣、神經受壓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生活方式調整等。健康問題不容忽視,身體稍有不適即應就醫,聽從醫生的專業建議進行治療。
2017-11-22 16:57
1. 疾病原理:多發性肌炎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統錯誤攻擊肌肉組織,導致肌肉炎癥和損傷,從而引發疼痛。
2. 疼痛原因:炎癥活躍時,肌肉內的炎性因子增多,刺激神經末梢引起疼痛;肌肉痙攣會導致肌肉持續收縮,產生疼痛;神經受壓可能是由于肌肉腫脹或組織增生壓迫周圍神經。
3. 藥物治療:除塞來昔布膠囊外,還可使用潑尼松等糖皮質激素抑制免疫反應,減輕炎癥;甲氨蝶呤等免疫抑制劑調節免疫功能;對乙酰氨基酚等鎮痛藥緩解疼痛。但藥物使用需遵醫囑。
4. 物理治療:熱敷、按摩、針灸等物理療法可促進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緊張和疼痛。
5. 生活方式調整:保證充足休息,避免過度勞累;適當進行低強度的運動,增強肌肉力量;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多發性肌炎患者半夜疼痛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同時,要注意觀察病情變化,定期復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