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垂體功能減退癥是指垂體前葉分泌的激素不足所導致的一系列臨床綜合征,包括促性腺激素、促甲狀腺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等分泌減少。常見癥狀有乏力、畏寒、閉經、性功能減退等。 1.病因:可能由垂體腫瘤、下丘腦病變、感染、創傷、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 2.癥狀:患者會出現性腺功能減退,如女性閉經、不孕,男性性欲減退、陽痿;甲狀腺功能減退,如畏寒、乏力、便秘;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如低血壓、低血糖等。 3.診斷:通過測定激素水平、頭顱磁共振成像等檢查來明確診斷。 4.治療:一般采用激素替代治療,如補充甲狀腺激素(左甲狀腺素鈉)、腎上腺皮質激素(氫化可的松)、性激素(雌二醇、睪酮)等。 5.預后:經過規范治療,患者癥狀可得到改善,提高生活質量,但需長期隨訪,調整治療方案。 垂體功能減退癥雖然會給患者帶來諸多不適,但只要早診斷、早治療,并遵循醫囑進行長期管理,患者仍能較好地控制病情,正常生活。
2024-10-27 12:08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垂體功能減退癥? 垂體和下丘腦的多種病損可累及垂體的內分泌功能,當垂體的全部或絕大部分被毀壞后,可產生一系列的內分泌腺功能減退的表現,主要累及的腺體為性腺、甲狀腺及腎上腺皮質,臨床上稱為腺垂體功能減退癥。亦稱希恩綜合征。本病多見于女性,與產后出血所致垂體缺血性壞死有關。多發生于成年人(如兒童期發病即為垂體性矮小征),發病年齡以20~40歲最多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