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下丘腦性多汗的產生,主要與體溫調節中樞異常、先天性因素、腫瘤影響、創傷損害、感染侵襲等有關。當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醫,聽從醫生的指示進行診治,不宜自己隨意用藥。
2017-11-29 21:32
1. 體溫調節中樞異常:下丘腦的視上區和視前區負責體溫調節,當這兩個區域功能紊亂時,可能導致多汗。比如視前區局部受涼或受熱,會影響產熱和散熱平衡,進而引起多汗。
2. 先天性因素:局部先天性畸形、遺傳缺陷等,可能影響下丘腦的正常結構和功能,造成多汗。
3. 腫瘤影響:下丘腦區域的腫瘤,可能壓迫或破壞相關組織,導致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引發多汗。
4. 創傷損害:創傷如手術、放射損傷等,直接損傷下丘腦組織,使其調節功能失常,出現多汗癥狀。
5. 感染侵襲:病毒、細菌等感染,可能引發下丘腦炎癥,影響其正常運作,導致多汗。
6. 退行性變:隨著年齡增長,下丘腦組織發生退行性改變,功能逐漸衰退,也可能引起多汗。
7. 血管病變:血管問題如血管堵塞、破裂等,影響下丘腦的血液供應,導致其功能障礙,產生多汗。
總之,下丘腦性多汗的原因較為復雜,需要綜合多種因素進行判斷。一旦出現多汗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神經內科就診,明確病因,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