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繼發性血小板減少一年后再發,可能與感染、藥物、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進、惡性腫瘤等因素有關。 1.感染:某些病毒或細菌感染,如肝炎病毒、幽門螺桿菌感染等,可破壞血小板。治療需針對病原體進行抗感染治療,如使用利巴韋林抗病毒、阿莫西林抗幽門螺桿菌等。 2.藥物:部分藥物如磺胺類、解熱鎮痛藥等可能導致血小板減少。需停用可疑藥物,必要時使用促血小板生成藥物,如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 3.自身免疫性疾病:像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自身抗體破壞血小板。治療以免疫抑制劑為主,如環磷酰胺、硫唑嘌呤等。 4.脾功能亢進:脾臟過度破壞血小板。嚴重時可能需要脾切除手術。 5.惡性腫瘤:腫瘤細胞影響骨髓造血功能。治療主要針對腫瘤,如化療、放療等。 繼發性血小板減少再發的原因較為復雜,需要綜合多種檢查結果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患者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遵循醫生建議進行治療。
2024-10-25 1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