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姜亞軍 主任醫師
江蘇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內科
-
頸椎壓迫腦供血不足是常見病癥,原因包括頸椎病變、不良姿勢等。治療方法有藥物、理療、手術等。當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醫,聽從醫生的指示進行診治,不宜自己隨意用藥。
2017-11-20 15:35
1.病因:頸椎間盤突出、頸椎骨質增生、頸椎關節紊亂、長期低頭等不良姿勢、頸部外傷。
2.癥狀:頭暈、頭痛、視力模糊、耳鳴、惡心、嘔吐等。
3.檢查:頸椎X線、CT、磁共振成像(MRI)、經顱多普勒超聲等。
4.治療:
藥物治療:如頸復康顆粒、鹽酸氟桂利嗪膠囊、尼莫地平片等,改善腦血液循環。
物理治療:牽引、推拿、針灸、熱敷等,緩解頸部肌肉緊張。
手術治療:癥狀嚴重,保守治療無效時考慮。
5.預防:保持正確坐姿和站姿,避免長時間低頭,定期活動頸部,選擇合適枕頭。
頸椎壓迫腦供血不足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選擇合適治療方法,同時注意預防。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