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何興祥 主任醫師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胃疼且上吐下瀉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飲食不當、腸胃炎、胃腸型感冒、胃潰瘍、食物中毒等。治療方法包括調整飲食、藥物治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等。關愛自己,從關注健康開始。身體不適時,請及時就醫,并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
2017-11-22 16:43
1. 飲食不當:如果是短期內暴飲暴食或食用不潔食物導致,癥狀較輕時,通過調整飲食,如清淡飲食、少量多餐,一般 1-2 天可恢復。若癥狀嚴重,可服用蒙脫石散止瀉、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調節腸道菌群。
2. 腸胃炎:多由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除了注意飲食,還需使用抗生素(如諾氟沙星)抗感染、鹽酸小檗堿止瀉。通常 3-7 天癥狀可緩解。
3. 胃腸型感冒:除了胃腸道癥狀,還可能有發熱、流涕等。可使用藿香正氣水緩解癥狀,同時注意休息,大概 5-7 天能恢復。
4. 胃潰瘍:常有周期性、節律性胃疼。除了抑酸藥(如奧美拉唑),還可能用到胃黏膜保護劑(如硫糖鋁)。恢復時間因人而異,可能需要數周甚至數月。
5. 食物中毒:需及時就醫,進行催吐、洗胃等處理,同時根據具體毒物使用解毒劑。恢復時間取決于中毒的嚴重程度。
出現胃疼且上吐下瀉的癥狀,應及時調整飲食,注意休息。若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盡快到正規醫院的消化內科就診,明確病因,遵醫囑進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