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熊小強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消化內科常見疾病包括胃炎、胃潰瘍、反流性食管炎等,治療方法有藥物、飲食調整等。 1.胃炎:分為急性和慢性,多由幽門螺桿菌感染、藥物刺激等引起。治療可用奧美拉唑、阿莫西林、果膠鉍等。 2.胃潰瘍:胃酸分泌過多、胃黏膜屏障受損所致。可使用雷貝拉唑、鋁碳酸鎂、克拉霉素等藥物。 3.反流性食管炎:胃酸反流損傷食管黏膜。治療藥物有泮托拉唑、莫沙必利、枸櫞酸鉍鉀等。 4.十二指腸潰瘍:與胃酸分泌過多、幽門螺桿菌感染相關。常用藥物有法莫替丁、替硝唑、硫糖鋁等。 5.胃黏膜損傷:非甾體類藥物等可導致。可選用谷氨酰胺、康復新液等促進黏膜修復。 消化內科疾病的治療需綜合考慮,患者應遵醫囑用藥,注意飲食,必要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2024-09-27 04: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