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徐成康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婦科
-
原發性痛經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主要表現為經期前后或行經期間的下腹疼痛,常伴有全身不適。其發病與多種因素相關,如內分泌、子宮結構、精神心理、生活習慣、遺傳等。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不宜自行開藥。
2017-12-26 14:20
1.內分泌:女性經期時體內前列腺素等激素分泌增加,導致子宮平滑肌收縮,引發疼痛。
2.子宮結構:子宮頸管狹窄、子宮過度前傾或后傾等子宮結構異常,影響經血排出,易致痛經。
3.精神心理:緊張、焦慮、壓力大等不良情緒可使疼痛敏感性增加,加重痛經癥狀。
4.生活習慣:經期受寒、過度勞累、飲食不規律、缺乏運動等,可能誘發或加重痛經。
5.遺傳:部分女性由于遺傳因素,存在痛經易感性。
原發性痛經雖然給女性帶來痛苦,但通過調整生活方式、心理調節、藥物治療等方法,多數可以得到有效緩解。如果痛經癥狀嚴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婦科就診,查明原因,對癥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