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朱微微 主治醫師
安徽省立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缺鐵性貧血是因體內鐵元素缺乏,影響血紅蛋白合成導致的貧血。常見于嬰幼兒、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婦女等。其發病與鐵攝入不足、吸收障礙、丟失過多等多種因素有關。身體不適時,要及時看醫生,根據醫囑進行治療,切勿自己胡亂用藥。
2017-12-08 10:49
1.鐵攝入不足:飲食結構不合理,長期素食或挑食,含鐵食物攝入過少。
2.鐵吸收障礙:胃腸道疾病如慢性腸炎、克隆病等影響鐵吸收。
3.鐵丟失過多:慢性失血是常見原因,如月經過多、胃腸道慢性失血、咯血等。
4.生長發育需求增加:嬰幼兒、青少年生長迅速,鐵需求量大。
5.妊娠和哺乳期:孕婦和哺乳期婦女鐵需求增加,補充不足易患病。總之,缺鐵性貧血較為常見,發現后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采取補充鐵劑等治療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