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少華 主任醫師
常州眼科醫院
兒童腎病
-
"?合理攝入蛋白質 蛋白質攝入過量會使血液中蛋白質的代謝產物(如肌酐、尿素氮等)增加,加重患者腎臟的負擔,故糖尿病腎病患者應當低蛋白飲食,且以優質動物蛋白為主,如雞蛋、牛奶、瘦肉、魚肉等,保證必需氨基酸的供給。 腎功能正常時,每日每千克體重蛋白攝入量為 0.8~1.0 g;腎功能不全時,蛋白質的限制更加嚴格,每天每千克體重蛋白攝入量控制在 0.6 g。值得注意的是,在進行低蛋白飲食治療時,一定要保證有足夠的熱量,每日熱量達 30~35kal/kg,以避免自身蛋白質、脂肪的分解增加,導致營養不良,且加重腎臟負擔。合理控制血脂 糖尿病患者常合并脂代謝紊亂,而脂代謝紊亂可誘發心血管疾病及加重腎損害,因此也需積極治療。治療包括食療和藥療,提高用藥依從性的同時,在飲食上,要少吃富含膽固醇及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蛋黃、肥肉、動物內臟等。"
2018-01-13 11:1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春 副主任醫師
常州眼科醫院
腎病綜合征
-
"嚴格控制血糖 美國糖尿病控制與并發癥試驗和英國前瞻性糖尿病研究顯示,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減少糖尿病微血管并發癥的發生與發展,可以幫助 1 型糖尿病腎病的發生率減少一半,使 2 型糖尿病腎病的發生率降低 1/3,顯著減少微量白蛋白尿。理想的血糖控制目標值是,空腹血糖低于 6.1 mmol/L,餐后 2 小時血糖低于 8.0 mmol/L,糖化血紅蛋白低于 6.5%。 在糖尿病“五馬駕車”理論中,患者自我管理充當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自我管理包括許多內容,常用的包括血糖、血壓。自我血糖監測的方案取決于患者的病情、治療目標及方案,建議每周至少監測一個全天的血糖,包括三餐前后及睡前,并將其作為自己的血糖日記,及時發現低血糖及血糖波動,且為下一次就診醫生調節藥物用量提供寶貴的信息。限制水的攝入 糖尿病腎病患者應準確記錄24小時出入量,水的攝入量建議控制在前一日尿量加500ml為宜。并且注意觀察尿量、顏色、性狀變化,及皮膚水腫變化情況,有明顯異常時及時就醫,予以相應處理。"
2018-01-13 11:1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學永 主任醫師
常州眼科醫院
腎炎
-
"積極控制血壓 嚴重的腎病多合并高血壓,而高血壓又會加速糖尿病腎病的進展和惡化,嚴格控制血壓可以減少白蛋白排泄,延緩腎功能惡化。對普通糖尿病患者,血壓建議控制在 130/85 mmHg 以下;對有微量白蛋白尿的糖尿病腎病患者,血壓建議控制在 120/80 mmHg 以下。 日常生活中,高血壓患者一定注意要限制鈉的攝入,每日膳食中鈉應<3g。并且進行適當運動,控制體重,尤其對于肥胖的 2 型糖尿病,即使體重輕度下降對于血壓控制也十分有益。類似于血糖監測,患者也可以記錄血壓日記,每日早晚測量血壓,可評估不同時間血壓治療效果。定期進行并發癥篩查 患者在臨床腎病前期大部分沒有特異性表現,易被忽略,一旦出現異常,腎臟已經受到明顯傷害。24小時尿微量白蛋白或腎病指數是早期腎病的敏感指標,對于早期發現、干預腎病十分重要。沒有腎病的患者建議每半年至一年至少1~2次,有腎病高危因素的患者,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病程較長及已有其他微血管病變的患者應增加監測頻率。"
2018-01-13 1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