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古潔若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風濕免疫科
-
骨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關節疾病,主要由于關節軟骨磨損、骨質增生等引起。患病后應及時就醫,根據病情嚴重程度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面對身體的不適,最明智的選擇是立即就醫,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確保安全有效。
2017-12-14 11:11
1.疾病原理:關節軟骨退變,軟骨下骨硬化、囊性變,關節邊緣骨贅形成,滑膜炎癥等導致關節疼痛、腫脹和活動受限。
2.常見癥狀:關節疼痛,初期為輕中度間斷性隱痛,休息后好轉,活動后加重。晚期可出現持續性疼痛。關節腫脹、僵硬、活動障礙等。
3.檢查方法:X線、CT、磁共振成像(MRI)等有助于明確診斷和評估病情。
4.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藥物如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軟骨保護劑(如氨基葡萄糖)等,具體用藥需遵醫囑。
5.日常注意:減輕體重,避免過度勞累,注意關節保暖,適度鍛煉。
骨關節炎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以緩解癥狀,提高生活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