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頸性眩暈是由于頸椎病變導致椎動脈受壓或交感神經受刺激引起的眩暈癥狀。治療頸性眩暈的方法較多,包括改善生活方式、物理治療、藥物治療等。甲磺酸二氫麥角堿對部分頸性眩暈患者可能有一定作用,但并非適用于所有情況。治療頸性眩暈的常用藥物還有倍他司汀、氟桂利嗪、銀杏葉提取物等。 1. 頸性眩暈的原理:頸椎病變如頸椎間盤突出、頸椎骨質增生等,可能壓迫椎動脈影響腦部供血,或刺激交感神經導致血管痙攣,從而引發眩暈。 2. 改善生活方式:避免長時間低頭,保持正確的坐姿和站姿,適度進行頸部運動。 3. 物理治療:如頸椎牽引、按摩、熱敷等,可緩解頸部肌肉緊張,改善頸椎位置。 4. 藥物治療:倍他司汀能改善內耳循環,減輕眩暈;氟桂利嗪可緩解血管痙攣;銀杏葉提取物有助于改善腦部血液循環。 5. 手術治療:對于嚴重的頸椎病變,保守治療無效時,可能需要手術解除壓迫。 頸性眩暈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避免自行用藥。
2024-10-28 1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