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謝芳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腸胃炎是胃腸黏膜的炎癥,多由病毒、細菌、寄生蟲感染或飲食不當等引起。治療腸胃炎的藥物包括抗生素、止瀉藥、腸道益生菌、黏膜保護劑、抗膽堿能藥物等。若身體出現異常癥狀,請立刻就診,根據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勿自行用藥。
2017-12-19 01:52
1.抗生素:如諾氟沙星、阿莫西林等,用于細菌感染引起的腸胃炎。
2.止瀉藥:蒙脫石散能吸附腸道毒素和止瀉。
3.腸道益生菌: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可調節腸道菌群平衡。
4.黏膜保護劑:硫糖鋁能保護胃黏膜。
5.抗膽堿能藥物:顛茄片可緩解胃腸痙攣和疼痛。
總之,腸胃炎患者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后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藥物治療。同時要注意飲食清淡、多喝水,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藥物依賴與神經精神障礙? 藥物依賴與藥物濫用有直接關系,而藥物依賴還可直接和間接引起藥物中毒。藥物中毒、藥物依賴和藥物濫用三者有著難以分割的相互關系,內科、神經科、精神科、神經精神科必須熟悉、掌握。 藥物濫用是在一種已知的社會背景中偏離了社會常規與醫療允許的情況下間斷或不間斷地自行使用藥物為藥物濫用。這一概念說明藥物的使用自身遠遠背離了社會的公允,絕不是在不熟悉藥物不良反應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