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茴拉西坦片和奧拉西坦膠囊在成分、作用機制、適用癥狀、不良反應、藥物代謝等方面存在不同。 1.成分:兩者化學結構有差異,導致藥理特性不同。 2.作用機制:茴拉西坦片主要通過改善神經遞質傳遞來增強記憶和認知功能;奧拉西坦膠囊則可能通過促進磷脂酰膽堿和磷脂酰乙醇胺合成來發揮作用。 3.適用癥狀:茴拉西坦片常用于腦血管病后的記憶減退等;奧拉西坦膠囊對輕中度血管性癡呆、腦外傷等引起的認知障礙有一定療效。 4.不良反應:茴拉西坦片可能引起口干、嗜睡等;奧拉西坦膠囊可能有皮膚瘙癢、惡心等。 5.藥物代謝:兩者在體內的代謝途徑和代謝速度有所不同。 總之,這兩種藥物雖然都對改善腦功能有一定作用,但在具體應用時,應根據患者的病情、身體狀況等,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使用。
2024-10-31 22:47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血管性癡呆? 血管性癡呆(vascular dementia,VD)指由于腦血管病引起的癡呆。1896年,Emil Kraepelin首先提出動脈硬化性癡呆(arteriosclerotic dementia)的概念,之后許多學者又提出了不同的命名,如腔隙狀態、皮質下動脈硬化性腦病(SAE)、多發梗死性癡呆(MID)、腔隙性癡呆(lacunar dementia)、遺傳性多發梗塞性癡呆(HMID)等。為避免誤解,有專家建議凡與血管性因素有關的癡呆統稱為血管性癡呆。血管性因素主要指腦內血管即頸動脈與椎基底動脈兩大系統,可以是這些血管本身的病變,也可以是顱外大血管及心臟的病變,間接影響腦內血管供血不足而致腦組織缺血缺氧性改變,最終使大腦功能全面衰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