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孫鴻濤 主任醫師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關節骨科
-
預防髕骨不穩定,可從運動防護、避免損傷、治療先天疾病、增強肌肉力量、保持正確姿勢等方面著手。當身體出現異常時,應趕緊就醫,聽從醫生的指導進行診治,不宜擅自用藥。
2017-12-30 10:04
1.運動防護:進行高風險運動時佩戴護膝,減少碰撞和扭傷。
2.避免損傷:運動前充分熱身,降低韌帶損傷風險。
3.治療先天疾病:存在先天性骨結構異常,及時就醫治療。
4.增強肌肉力量:通過針對性訓練,強化股四頭肌力量。
5.保持正確姿勢:日常站立、行走等保持良好體態,避免髕骨受力不均。
做好以上預防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髕骨不穩定的發生風險。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是一種急癥。是由于冠狀動脈急性閉塞,使部分心肌因嚴重而持久的缺血發生的局部壞死。95%以上的心肌梗死是中、老年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所致。如果冠狀動脈閉塞較慢,側支循環形成較好,則可不發生心肌梗死。非動脈粥樣硬化的原因如冠狀動詠栓塞、冠狀動脈炎、主動脈夾層累及冠狀動脈開口、冠狀動脈先天畸形、心肌橋等,均會導致心肌梗死。本病在歐美常見,美國35~84歲人群中年發病率男性為71‰,女性為22%。;每年約有80萬人發生心肌梗死,45萬人再梗死。在我國本病遠不如歐美多見,70和80年代北京、河北、哈爾濱、黑龍江、上海、廣卅等省市年發病率僅0.2‰~0.6‰,其中以華北地區最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