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鳳聞 主治醫師
九江泌尿科醫院
種植牙
-
您好,要了解這個問題,先有必要了解一下牙齒結構的一些知識。人的牙齒分成二大多數:暴露在口腔內的稱為牙冠(即在嘴里能看見的牙齒),長在牙床里的稱為牙根。正常牙齒的牙根完全埋在牙槽骨中,因而非常堅固。但牙齒也不是像木板上的釘子那樣一點也不能動。其實,牙齒是“懸掛”在牙槽骨中的,這個懸掛系統就是牙周膜。牙周膜的彈性和韌性使得牙齒在行使功能時有一定的松動性,免得受到傷害。這種現象稱為牙齒的生理性動度。牙齒拔掉后,假如長期不處理(鑲假牙、矯正等),相鄰的牙齒就有可能向缺牙區傾斜,進而引發牙周病、牙合創傷等問題,使牙床出現松動。但只需及時矯正,關閉拔牙間隙,恢復正常的咬合關系,牙齒是不會松動的。牙齒矯正過程中,牙周膜、牙槽骨等結構也會發生相應的改建。部分病人會出現牙齒輕度松動、咀嚼無力、酸脹不適等情況,這都是治療過程中的正常反應。矯正結束后,這些現象都會消失,牙齒會恢復正常的。當牙根周圍的牙槽骨因為某些原因(如長期的牙周?。┒鴿u漸吸收時,牙齒便會開始松動。這種松動是病理性的。牙槽骨吸收越多,牙齒松動越厲害;當牙槽骨完全吸收時,牙齒便脫落了。目前在我國,牙周病的發病率在80%以上。人老了牙齒漸漸松動、脫落的主因是牙周病。換句話說,人老了牙齒松動與牙齒矯正是沒有關系的。實際上,牙齒矯治后排列整齊,有益于口腔清潔,可以輔助治療牙周病。從這個意義上說,牙齒矯正可以預防人老后牙齒松動。
2018-01-31 16:02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錯牙合畸形? 世界上各國關于錯牙合畸形發病率的報告相差很大,這與各國同盼種族、地理環境、經濟、文化、飲食習慣等不同有很大關系。另外、各國學者在凋查時所依據的標準下同也會影響調查結果。在我國的幾個城市調查雖均選用正常牙合為標準,但因對正常合規范內容不同,調查結果為29.3%~48.87%不等。1955年毛燮均教授以理想正常牙合為標準,對北京地區錯牙合畸形發病率進行了調查。結果為91.20%。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