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何興祥 主任醫師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肝硬化和糜爛性胃炎導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在病因、癥狀、檢查結果、治療方法和預后等方面存在差異。面對身體的不適,最明智的選擇是立即就醫,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確保安全有效。
2018-02-03 18:43
1.病因:肝硬化主要因門脈高壓致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糜爛性胃炎則是胃黏膜受損,毛細血管破裂出血。
2.癥狀:肝硬化出血量大且急,常伴腹水、黃疸等;糜爛性胃炎出血量相對較小,多有上腹疼痛、惡心等。
3.檢查結果:肝硬化可通過肝功能檢查、腹部超聲等發現肝臟形態改變;糜爛性胃炎通過胃鏡可見胃黏膜糜爛。
4.治療方法:肝硬化出血常需內鏡下止血、使用降低門脈壓藥物如普萘洛爾等;糜爛性胃炎多使用抑酸藥如奧美拉唑、胃黏膜保護劑如硫糖鋁。
5.預后:肝硬化出血易反復,病情較重;糜爛性胃炎經治療多可恢復,預后相對較好。
總之,對于這兩種疾病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需綜合多種因素進行判斷,明確診斷后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患者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遵循醫囑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