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博煒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創傷骨科
-
腳崴了一個月還腫脹,可能是損傷未愈、康復不當、局部炎癥、韌帶損傷未修復、存在骨折等原因造成的。身體健康為重,一旦感到不適,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診斷用藥帶來的風險。
2018-01-06 12:39
1.損傷未愈:崴腳會導致軟組織損傷,如肌肉、肌腱、韌帶等。如果損傷較為嚴重,恢復時間就會較長,一個月可能還未完全康復,從而出現腫脹。
2.康復不當:崴腳后沒有充分休息,過早活動或活動過度,會影響損傷組織的修復,導致腫脹持續存在。
3.局部炎癥:受傷部位可能發生炎癥反應,炎癥因子釋放會引起組織水腫,導致腫脹。
4.韌帶損傷未修復:韌帶在崴腳時受到拉傷或撕裂,如果沒有得到妥善治療和修復,也會導致持續腫脹。
5.存在骨折:有時崴腳可能伴有骨折,但未被及時發現和處理,骨折斷端持續刺激周圍組織,引起腫脹。
6.血液循環不暢:崴腳后局部血管受損,血液循環受到影響,血液回流受阻,容易造成腫脹。
總之,腳崴了一個月仍腫脹需要引起重視,建議及時就醫,進行詳細的檢查,如 X 線、磁共振等,以明確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治療方法包括休息、制動、抬高患肢、物理治療、藥物治療等。同時,要注意避免再次受傷,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康復訓練。
-